打造特色旅游街区 壮大全域全季文旅消费市场
2025年05月01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3126
文章浏览数:

主持人:近年来,汉台区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创新实践,将历史韵味与时代活力完美融合,打造了一批集聚效应显著,文化底蕴深厚,拉动消费作用明显,兼具“烟火气”与“时尚感”的特色街区,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成功地实现了“颜值”与“产值”的双提升。那么汉台区是如何打造特色街区的?特色街区对于拉动和促进消费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今后汉台区在培育和壮大文旅消费市场上如何发力?本期《天汉访》我们将围绕这一方面的话题展开讨论。
做客节目的五位主嘉宾是汉台区区长赵亿谋,汉台区委常委蒋丽,汉台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瑞,汉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唐志军,西郊记忆特色街区运营负责人李侃。
主持人:汉台打造特色街区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汉台区区长赵亿谋:首先,锚定全市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这一战略目标,按照“一街区一特色”要求,对空间布局、文化本底、业态定位、基础配套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构建多元化、具有差异化的特色街区场景;第二是采取“旧瓶装新酒”的开发模式,盘活我们闲置的工业遗址、传统街区等资产,进行城市的有机更新,实现城市记忆与现代商业的共生共荣;第三我们大力挖掘两汉三国文化,将历史厚重感与现代时尚感有机融合,让每个街区都成为感知力强、可传播的城市文化符号,进一步提升城市消费热度。
主持人:经过了这一年多的建设和打造,特色街区目前的成效如何呢?
汉台区委常委蒋丽:一个是街区通过业态聚集,提升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就业创业机会,目前我们6条街区已经新入驻商业业态200余家;二是每个街区都融入了汉中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旅游特色,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增添了中心城区的旅游资源。三是为城市增添了新的亮点,汉台区上榜2024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主持人:有哪些比较成熟的特色街区呢?
汉台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瑞:到目前为止,我们建成的已有6条特色街区,分别是以“花+”业态为主的七小里·花市集、以文化企业孵化为主的西郊记忆文化产业园区、以铁路文化+农副产品销售为主的西北农副产品销售产业园、以串串火锅为主的银滩路串串一条街、具有汉中特色的美食为主的南关正街美食一条街和东关里城市运动公园。
主持人:李总,当初你是怎么去考虑和政府合作去打造西郊记忆特色街区的呢?
西郊记忆特色街区运营负责人李侃:我回汉之前一直是在外地从事文旅地产工作,回来以后我们一直想在本地做一个年轻人的潮流聚集地,有很多的新消费类的业态、文创类的公司。在偶然的机会,政府相关部门给我们推荐了老机场现在这个位置,处于汉台区的市中心,而且整个的建筑的历史风貌非常符合我们对非标商业的这种模式,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便很快地落地了这个项目。
主持人:在打造的过程中怎么去避免同质化?
汉台区委常委蒋丽:我们秉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的理念,组织专家团队对11条街区及周边根据所在地特点确定每个街区的规划,错位发展;二是对每个街区确定“街区业态的白名单”,使街区业态之间相互融合,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第三对每个街区的建筑风貌进行严格把控,形成视觉记忆点。比如说我们的东关历史街区,就保持了“汉风灰墙黛瓦”的传统风貌,而西郊记忆则延续了工业遗存的红砖结构;四是对全年各街区的营销活动,进行综合统筹,避免同类活动扎堆。
主持人:还有哪些文旅的消费场景来支撑我们汉台全季的旅游市场?
汉台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毛骏:总体上是“一区三带三板块”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具体来说,历史文化体验类,有古汉台、拜将坛、石门栈道;自然生态观光类,有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天汉湿地公园、褒河森林公园等;乡村旅游休闲类,有褒国古镇、花果村、吴庄村等各有特色的旅游示范村;主题公园及演艺演出类,有兴汉胜境景区,里面有《汉颂》《天汉传奇》等实景演出。
主持人: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能够来汉台旅游体验,我们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汉台区教育体育局局长向欣:汉台区始终坚持以体育赛事为纽带,积极探索“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通过举办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活动,来做靓汉台体育旅游名片。在已成功举办三届油菜花海马拉松、两届环城跑、千人太极拳、街舞等精品赛事的基础上,创新办赛机制,承办了全国桨板锦标赛、国际龙狮争霸赛等优质赛事。同时,还打造了环皇塘花海、兴汉胜境等体育旅游线路。2024年,我们通过举办各类比赛,成功吸引了全国22个省市的运动员,1万多人来参赛,很好地宣传了我们汉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风土人情等旅游资源。
汉台区人大代表严都岿:咱们有哪些措施进一步提升咱们旅游的质量和游客的体验感?
汉台区城市管理局局长马飞:为了给来汉游客营造干净、文明、卫生的城市秩序,我们将联合各部门围绕市政基础设施、市容秩序、交通秩序、停车管理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维修改造人行道、盲道、无障碍设施155处;拆除破损门头广告牌匾64处;清理占道岗亭66处;施划非机动车、共享单车停车位125处;新增机动车停车位800余处;新增城市充电桩150处;更新城市路名牌、垃圾箱、公共座椅687处;针对中心城区16处夜市摊点、18处公共空间开展靓化提升和氛围营造,城市街区市容面貌得到改善,游客体验感不断提升。
汉台区政协委员罗颐:我们在拓展乡村旅游、创新旅游消费业态上,还有哪些措施来拓展旅游消费半径?
汉台区委常委蒋丽:乡村旅游是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的重要板块,我们一个是实施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二是培育沉浸式消费新场景,精细化运营。三是创新旅游加融合模式,我们开发了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强的深度旅游产品,大幅提升来汉游客的停留时间,带动二次消费的增长。
市民代表朱番麟:临近节假日的时候,汉中的酒店住房比较紧张,这个时候如果遇上汉中酒店大幅度涨价,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汉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唐志军:一是引导行业协会自律。今年我们成立了汉台区酒店住宿餐饮协会,在315期间发起了“不哄抬物价、维护城市形象”的倡议。全区200多家酒店承诺在清明、“五一”假期期间涨幅不超过50%,并通过社会媒体接受监督;二是对辖区民宿酒店实行线上线下价格动态监测;三是对投诉实行“分级响应,快查快办”,对查实的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行为依法处置。
市民代表张红利:我想在银滩路串串一条街创业,我们有什么途径可以提供一些信息和便利?
中山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超:街道创新推出“数字门牌”政务服务,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就业创业政策、营业执照办理等相关流程,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还推出了“上门办理”“帮办代办”等增值服务,商户提出创业思路,街道负责评估并匹配最佳门店信息,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咨询和服务以及前期参考。
主持人:下一步我们汉台文旅的发展重点是什么呢?
汉台区区长赵亿谋:一个是不断丰富我们的文旅产品的供给,串珠成线,连线成面,让我们来到汉台的游客有更好的体验;第二个方面,不断地挖掘和保护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将对我们龙江的舞龙,对我们簧石的弓箭,我们加大国家级非遗产品的申报;第三个我们大力实施“引客入汉”行动,发展我们的夜间经济,建立全方位的服务和监管的机制,让来汉台的游客感到舒心、安心和放心。我们紧盯全市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汉台集散地建设这一目标,将持续挖掘汉台区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红色资源等文旅要素,并进行整合和包装,不断擦亮汉台文旅综合品牌。
主持人:汉台区的特色街区建设,不仅是文旅融合的“试验田”,城市更新的“金名片”,更是全市千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年的发展,汉台区特色街区以产业为根,培育新业态,延长消费链条;以民生为本,通过环境提升带动就业。从“闲置资产”到“招商资源”,从“单一业态”到“产业集群”,形成了“一街一主题、一区一产业”的多元格局。相信汉台区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丰富的场景,迎接八方来客。
(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