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海鲜陆养”开辟水产养殖新路径
2025年04月02日 要闻
文章字数:786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邹长珍 薛欢)近年来,勉县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化和产业化发展,积极拓展水产发展空间,探索特色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开辟了水产养殖新路径。
走进新街子镇杜寨村陆基循环水智慧养殖基地,40余个养殖池整齐排列,水循环设备不停地运转,一只只虾苗如同蝌蚪般活力四射,60岁的技术人员全慰英正在育苗池仔细查看虾苗长势情况,“目前我们这两个育苗池投放了30万尾南美白对虾虾苗,再过半个月分散到其他养殖池进行养殖。”全慰英介绍,南美白对虾生长周期大概三个多月,首批产品预计6月底能上市。
“虾是种比较‘娇气’的生物,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据项目负责人罗笑寒介绍,企业主要采用“海鲜陆养”模式来养殖南美白对虾和拟穴青蟹等水产品,通过设定恒定温度,真实模拟海水环境,引进了海水模拟系统、水循环处理系统、生态智能系统以及各类监测平台,对水温、光照度、溶氧量、ph值等参数进行严密监测,通过加入钙、镁、钾等微量元素及益生菌反复试验,最终调配成适合南美白对虾生活的“人造海水”。
“这一个直径6米的池子,能养700斤虾,普通海水养殖至少需要1.5亩地。”在罗笑寒看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不仅最大限度节省了土地资源,还可以减少养殖用水量,废水零排放,环保的同时更好地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预计年产南美白对虾50万斤,年产值1500万元。”他表示,准备下半年筹建项目二期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已经接了100万斤的订单了。”
随着“海鲜陆养”模式的成功实践,勉县水产养殖业正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聚焦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该县在温泉镇实施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及小龙虾深加工项目,在褒城镇实施陆基循环水特种水产养殖项目,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和水域特点,该县加大优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新引进了鲟鱼、虹鳟鱼、鲈鱼、南美白对虾等名特优养殖品种,持续优化渔业产业结构。目前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2.5万余亩,产值5.4亿元。
走进新街子镇杜寨村陆基循环水智慧养殖基地,40余个养殖池整齐排列,水循环设备不停地运转,一只只虾苗如同蝌蚪般活力四射,60岁的技术人员全慰英正在育苗池仔细查看虾苗长势情况,“目前我们这两个育苗池投放了30万尾南美白对虾虾苗,再过半个月分散到其他养殖池进行养殖。”全慰英介绍,南美白对虾生长周期大概三个多月,首批产品预计6月底能上市。
“虾是种比较‘娇气’的生物,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据项目负责人罗笑寒介绍,企业主要采用“海鲜陆养”模式来养殖南美白对虾和拟穴青蟹等水产品,通过设定恒定温度,真实模拟海水环境,引进了海水模拟系统、水循环处理系统、生态智能系统以及各类监测平台,对水温、光照度、溶氧量、ph值等参数进行严密监测,通过加入钙、镁、钾等微量元素及益生菌反复试验,最终调配成适合南美白对虾生活的“人造海水”。
“这一个直径6米的池子,能养700斤虾,普通海水养殖至少需要1.5亩地。”在罗笑寒看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不仅最大限度节省了土地资源,还可以减少养殖用水量,废水零排放,环保的同时更好地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预计年产南美白对虾50万斤,年产值1500万元。”他表示,准备下半年筹建项目二期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已经接了100万斤的订单了。”
随着“海鲜陆养”模式的成功实践,勉县水产养殖业正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聚焦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该县在温泉镇实施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及小龙虾深加工项目,在褒城镇实施陆基循环水特种水产养殖项目,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和水域特点,该县加大优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新引进了鲟鱼、虹鳟鱼、鲈鱼、南美白对虾等名特优养殖品种,持续优化渔业产业结构。目前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2.5万余亩,产值5.4亿元。